Categories: 醫美知識

修疤大作戰!去疤手術助你揮別凹疤、凸疤!

有疤痕的困擾嗎? 去疤手術(除疤手術)是你最好的選擇,無論是凸疤或凹疤,都能夠修疤,日常生活中難免不小心受傷,無論割傷、燙傷、騎車跌倒、挫傷、或者手術後的傷口,如果照顧不當,小心「凸」變成凸疤,不僅不美觀影響自信心,也可能造成活動上的不便,形成難以挽回的悲劇,要避免傷口留下又厚又醜的疤痕,就要把握「修疤黃金期」!

 

一般人以為傷口表皮長好傷口就好了,但實際上疤痕還需要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成熟,因此就算表皮長好了,後續照顧也是非常重要,建議減少刺激,注重傷口照護,避免感染,另外,提醒傷患不要硬行揭痂,會造成尚在修復階段的皮膚組織的二次傷害,並刺激傷口及疤痕生成,另外,也可以使用抗疤產品,減少結締組織發炎反應,讓疤痕成熟過程更加速平順,避免留疤,所以在疤痕沒有成熟穩定前,可藉許多預防方法,包括按摩療法、美容膠壓迫療法和矽膠片壓迫療法,來淡化疤痕,減少不美觀的疤痕產生,相對的,如果要接受修疤手術,建議最好在疤痕已達成熟階段,約傷口形成後六個月後,效果才會顯著。病灶藥物注射,最常被使用與推薦者是注射類固醇,處理肥厚性疤痕與蟹足腫的各種方式中,病灶藥物注射可達立竿見影的效果,但注射時會造成疼痛,且大量注射亦可能出現藥物的副作用,所以較不適用於大面積的疤痕,各種注射藥物中,最常用者為類固醇,例如「丙酮特安皮質醇」,其作用機轉在於可抑制發炎反應,並造成血管收縮,減少疤痕組織的血氧供應,而且可抑制纖維母細胞的增生,減緩新生膠原蛋白的速度,但若長期或過量注射,可能產生皮膚色素變化、皮膚萎縮、微血管增生等副作用;除疤手術為疤痕已成穩定狀態(通常形成已超過半年),且外形寬粗或不雅。當醫師評估有必要時,可能會建議以手術方式切除蟹足腫病灶,但此方法的風險在於術後有可能蟹足腫會再度復發,且比原先的病灶更大,因此除疤手術後務必要搭配其它方式(例如病灶注射、冷凍治療、放射線治療等),防止蟹足腫再度生成,包括疤痕切除重縫、Z形或W形修疤、磨皮術等,若疤痕太大,可考慮分階段切除或置放組織擴張器一段時間後再疤痕切除,當然術後傷口的照顧非常重要。

 

時常可見某些人的疤痕接受開刀切除後一段日子,不僅疤痕重現,而且比以前更明顯,表示此人有易得「蟹足腫」之體質,而不適合貿然以手術方法處理此類的疤痕,如何分辨「蟹足腫」和「肥厚型增生疤痕」,建議由專業的整形外科專科醫師和皮膚科專科醫師做鑑別診斷。

editor

最新文章

清爽自信「舉手」,優雅乾爽體驗

引入全新的miraDry 2....

1 年 ago

徹底擊退橘皮組織,打造緊緻光滑的肌膚

橘皮紋,時代的痕跡刻畫於我們的...

1 年 ago

美白新境界:全方位擊退暗沉,啟動極致亮白修護之旅!

在東方的美學之中,擁抱如雪般潔...

1 年 ago

薇薇電波Viveve:掌握身體自主權,綻放生活之美

在我們步入年齡的軌跡中,就如同...

1 年 ago

醫師分享安心、安全的醫美服務

美麗是人類天生的追求,隨著對外...

1 年 ago

探尋美學巔峰:解析隆鼻手術完美選擇

在當今這個追求完美無瑕外表的年...

1 年 ago